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全面深化学校事业改革——吕忠梅在第三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上讲话

时间:2015-03-28浏览:628

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全面深化学校事业改革

——在第三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上

吕忠梅

2015328

 

各位代表:

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学校行政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第三届教代会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续创新教育理念、深化内部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取得共识并逐渐转化为行动;年初确定的各项主要工作任务得到较好落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普通本科教育上质量、上水平。201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圆满完成并开始实施,教学管理相关配套制度的修订与制定工作顺利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环节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人才培养特色关系重大。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两年多的论证、修改和完善,于去年秋季在2014级学生中开始全面实施。

教学建设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国家级教学重大建设项目零的突破。新闻学专业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入选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千年黄鹤》入选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货币金融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入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批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个。成功申报数字媒体技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工程造价3个本科专业。获批8个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3 个省教育规划项目。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近50项。

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高质量编印完成首部涵盖学校近2000门课程、约150万字的《课程信息手册》,全面展示了我校课程设置状况,为规范课程管理、加强课程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指导师生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引。完成首批国际化课程立项建设遴选工作,确定12门立项建设课程、6门培育课程,在提高课程国际化水平方面迈出新步伐。

研究生教育取得新进展。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纳入省学位办联合学位计划,2015年开始招生;进一步拓展与湖北大学的学术硕士联培专业,新增国际贸易、应用统计2个专业。学校招收MPAcc研究生52名,考生上线人数与招生计划比达到415.1%,居全省高校第一。完成MPAcc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优化培养过程。遴选新一届MPAcc研究生校内外导师46名。顺利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中期考核,评审专家高度肯定学校专业硕士培养工作,成绩在省内同期获批的三家试点单位中遥遥领先。研究生首次参加中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勇夺华中赛区第一名,荣获全国三等奖。

招生和就业创业工作成绩良好。普通本科招生3704人、专升本200人、专科114人。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首次进入湖北省一批本科招生,开局良好。29个招生省份中,5个省份文史类本科录取线超过一本线;在湖北省属二批本科院校中我校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均位居第一,所有招生省份生源总体质量呈上升趋势。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截止20149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9.70%,比上年提高1.03%。其中,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2.11%,比上年提高1.89%,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大学生创业园先后被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认定为创业示范基地,12个创业实体在各类创业竞赛中获奖,22个创业实体获得湖北省及武汉市政府资金扶持。

学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做实院系取得有效进展。学生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标准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并顺利通过达标评审。学生资助工作扎实开展,发放各级各类奖助学金2656万元,惠及11569名学生。开展首届“十大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取得较大影响。1名辅导员获评全国优秀辅导员,辅导员队伍建设呈现新亮点。

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继续推进。与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共同举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专科合作办学项目第一轮招生和评估工作,顺利签署第二轮合作协议。与美国佩斯大学、瑞典于默尔大学签署学术合作协议,并开始实质性项目运作。完成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斯坦尼洛斯分校的第一轮合作谈判,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师生对外交流达到新水平。首次派遣24名院系和机关管理人员赴美进行为期21天的学习培训,实地学习美国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办学经验,学习培训的收获逐步被运用于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成效初显。健全完善教师出国访学激励与约束机制,鼓励中青年教师赴国(境)外进修访学,提高学术能力。32名教师出国出境访学、进修,8名教师成功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留学项目、2名教师成功申报地方项目,出国人数和成功申报人数均创历史新高。鼓励和支持学生国(境)外游学,20132014学年共有227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邀请28名海外学者来校授课、讲学,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聘请外籍外语教师11人,全部具有在国内知名大学或教育机构任教经历,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继续教育逐步转型,法商学院稳步发展。继续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型,在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方面取得新进展。法商学院按照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提升质量的发展思路,工作重心逐步向内涵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移,各项工作稳中有升。2014年本科录取分数线在湖北30余所民办和独立学院中位居第四,生源充足,质量较高。毕业生协议就业率达到75.8%,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学生满意度和社会美誉度稳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

(二)学科水平和科研质量进一步提升

学科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果。学校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设立的首批智库之一——湖北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心落户我校。湖北会计发展研究中心获批湖北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数量增至7个,居全省高校前列。与省发改委合作建立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全省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培训工作已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碳金融研究院成立。遴选产生2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为促进学科平台升级奠定基础。《湖北经济学院学报》被评为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期刊、RCCSE中国核心(扩展版)学术期刊。

科研成果质量进一步提升。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9个、省部级项目32个,接受横向委托项目44个,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项目数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4篇(三类以上及SCIEI期刊)。5份调研报告得到省部级领导批示并转化为决策,其中《探索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改革》的调研报告在《理论动态》发表,有关建议被中共中央相关文件采纳。12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6,创历史新高。1人当选“2014年度法治人物”1人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获聘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环保部专门发来信函,感谢我校“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研究”课题组提交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以及我校教师为推动国家环境立法所做的重要贡献。

(三)人才强校战略与改革大力推进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成效显著。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引进专任教师42人,新进教师性别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优化,博士后人数大幅提升;新引进全职台湾教师2名。新增“楚天学者”设岗学科4个,“楚天学者”6名。新增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各1人。新增二级教授4人、三级教授8人。评选首届经院名师15人、杰出教师27人。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健全教师培训机构,促进教师能力全面提升。

人事工作不断创新。完成第二轮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率先在省属高校开展三、四级职员岗位设置聘用试点,职员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完善教职工年度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系统化的考评体系,实现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岗位聘用直接挂钩。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各种用工形式统一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聘用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晋升通道,在评先评优、工会活动、年终考核等方面同等对待,让所有为经院做贡献的人都有发展机会、能够看到希望。完成两次绩效工资调整,在职职工年人均收入增加12144 元,离退休老同志年人均收入增加6612元,全体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进一步提高。

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按照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目标和方向,深化院系综合改革。以获得全部学科副教授评审权为契机,探索实行职称评审中的代表作制、特殊人才直通车制等改革;启动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教师岗位分类设置、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新制度。在总结金融学院试点改革经验基础上,出台支持试点学院改革措施,开展校级试点学院和特色学院立项申报和遴选,确定8个试点学院和1个特色学院,同时,鼓励全校所有院系积极参与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四)财力物力和公共服务体系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财务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强。预算收入与支出纳入省级财政统一管理。积极组织、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总收入4.2亿元,比年预算收入3.8亿元多收入4000万元;其中,获得中央和省级专项经费6700万元。修订完善各类经费支出审批程序,保证支出合理合法。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公用开支,招待费开支压缩35.34%,出国经费和公务交通费开支继续下降。

新校区建设工程决算和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完成。新校区20039月至20139月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工作圆满完成,核定了新校区基建投资规模及构成情况,确认了新校区房屋建筑物及设备等实物资产情况,为建立资产动态管理系统,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完成全校“建筑物及公共设施损毁状况”普查工作,建立损毁状况电子档案,制定3年维修计划,完成年度重点维修项目。法商学院教学综合楼开工建设。加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文献资源建设、数字化建设、文化环境建设以及服务读者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完成基础网络改造,多途径缓解网络带宽矛盾。完成全部学生公寓空调安装、男生公寓热水供应项目,改造西区澡堂和学校供电系统,着力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完成三清园二楼、七品居二楼食堂改造升级,满足师生多样化餐饮需求。学校被授予中国食品安全百家诚信单位荣誉称号。档案管理信息化继续推进。校友工作平台进一步拓展。经营性资产管理、交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等工作继续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扎实推进,校园安全稳定。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饱含每一位经院人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奉献。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关心支持湖北经济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学校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老同志,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今天的湖北经济学院正处在爬坡过坎的特殊历史时期,离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目标还有不短的距离,也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远未完成,人才培养机制需要创新;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尚未形成,依法治校能力需要提升;做实院系的障碍还未完全消除,院系自主发展的活力与能力需要增强;学校管理创新驱动不足,优化配置办学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体制机制需要完善,等等。这些学校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不断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用改革的利器披荆斩棘,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以改革谋发展、以改革促发展。

二、全面深化学校事业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治国理政方略的认识与实践不断深化,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正扎实推进,高等教育推进综合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湖北经济学院改革图新、再谋发展的力量正蓄势待发。

(一)深刻认识全面深化学校事业改革的紧迫性

改革是贯彻国家治国理念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近两年,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文件,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等进行了部署,确定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对于湖北经济学院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前途与命运,我们只有认真贯彻国家治国理念,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迎接新挑战,与国家教育改革同频共振、同心同向、顺势而为,才可能在积极参与、支持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抓住自身发展的新机遇。

改革是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的本质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学校改革是一个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不断贴近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才规律和办学规律,进行教育创新的实践过程。今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参加全国政协教育界联组讨论会时明确表示,教育部对高等学校的态度是扶优扶强,让更好的更好。面对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环境,我们不进则退,唯有改革自强、改革破局,才能健康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前行;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在湖北经济学院形成让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种办学资源充分发挥效益的生动局面。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永远在路上。

改革是贯彻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手段。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了“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勾画了湖北经济学院未来发展的蓝图。要全面完成这些目标任务,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进行十分艰苦的努力。这需要全体教职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埋头苦干、敬业奉献,也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抢抓改革先机,乘势而上,先人一步;利用改革手段,借势而为,大展宏图。

(二)准确把握深化学校事业改革的总体思路

全面深化学校事业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机制、资源配置和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学校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学校事业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学校先进生产力、解放和增强师生员工的创造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开放包容、运行顺畅的体制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形成鲜明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办学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全面深化学校事业改革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需求和问题双重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既是大学的功能,也是大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既是大学教育的本体,也是大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要立足“办湖北的经济学院”、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智慧库和思想库”来谋划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大局。要聚焦社会、师生员工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制约“一流本科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的瓶颈来制定改革方案,破解发展难题。

坚持整体谋划。全面深化学校事业改革,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避免改革的碎片化、表象化。要综合考虑国家改革发展大势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转变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学校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以发展出题目,以改革做文章,充分论证、慎重决策,统筹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师生可承受程度;坚持整体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优化改革整体布局,系统推进改革,避免出现颠覆性错误。

坚持重点突破。全面深化学校事业改革,要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分层次、分阶段推进。要紧紧抓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放松。从学校改革全局来看,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牛鼻子”;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棋眼子”。只有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攻关,重点推进,才可能激发动力、释放活力、减少阻力、缓解压力。

坚持群众路线。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改革措施的出台,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征求意见、广泛吸纳建议,让广大师生员工能够知情、参与,让改革方案制定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成为凝聚改革共识、集中改革智慧、激发改革热情的过程。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改革首创精神,鼓励先行先试。要为改革者撑腰,保护改革者及其合法权益,不能让积极改革或承受改革损失的人吃亏。同时也要防止有人借“闹来要挟改革、以“拖”来抵制改革、以私利来阻碍改革。

根据第三次党代会的整体部署,未来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学校全面深化事业改革的重点领域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高学校治理能力为目标,以理顺校内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合理配置权力为重点,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依法治校和科学决策能力;明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界限,提高学术组织在学校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术治理能力;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提高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治理的能力。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配置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两有三实”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校政行企协同育人为路径,全面推进导师制、学分制、专业核心课程制、辅修专业学业证书制、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等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与学生考评方式,鼓励教学方式改革与考试方式创新,不断优化培养过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改革人事制度。以建立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目标,以激发和调动各类人才资源为核心,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教职工参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教师岗位分类设置、分类管理体制机制;继续推进管理岗位职员制改革,完善与教师聘任制和管理岗位职员制改革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流转退出制度;加强聘用员工队伍建设,关注不同用工形式员工的发展,形成各类人员职业发展通道畅通,各尽其才、各得其所,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4.改革学科发展和科研创新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目标,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出台激励措施,为跨领域、跨院系学科平台提供宽松的环境与充分支持,鼓励传统优势学科做大做强,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的先导作用,改革科研评价导向与机制,既要鼓励研用结合、研教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化;也要鼓励原创性、基础性研究,加大对“仰望星空”者的支持力度,为“大师”成长提供阳光、雨露和土壤。

5.改革办学资源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效能为目标,以教学科研的任务需求为资源配置的顶层指向,以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改革财力物力资源分配模式,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高效运行的校内办学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实现学校办学资源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6.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以“做实院系”、激发院系办学活力为目标,以试点学院改革和特色学院建设为抓手,深化校院两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机关职能由指令型向服务型转变;与此同时,加大院系能力建设力度,加强院系领导班子建设,完善任期目标考核机制,最大限度激发院系办学活力,形成院系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构建“小机关、大基层,扁平化”的行政管理格局。

(三)建立健全深化学校事业改革的推进机制

积极凝聚共识,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学校改革能否实现预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中,直接承担改革任务并且直接面对利益调整的师生员工是决定改革能否成功以及改革成效如何的最重要因素。利益是形成共识的重要条件,不仅构成改革的动力,而且是改革追求的目标,与改革成功与否有着更为直接的关联。任何改革方案和措施都要充分考虑学校利益和师生员工利益的关系,尽可能寻找最大公约数,建立利益平衡与协调机制,在增加学校整体利益的同时不减损师生员工的利益,让师生员工在改革过程中有获得感,能够分享改革成果。

加强统一领导,力求改革取得实效。学校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改革的统筹谋划、统一领导,研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明确各项改革的推进顺序和实施步骤,确保各项改革相互衔接、有序推进。要加强对改革配套条件的统筹协调,落实改革条件保障,确保改革顺利推进。要建立改革措施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向,确保改革不偏离轨道、不出现颠覆性错误。要加强对改革推进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已部署的改革任务按计划推进,并取得实效。

依靠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改革主体作用。改革是全体师生员工的事业,要尊重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民主协商机制,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充分尊重师生员工首创精神,鼓励院系、部门和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把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结合起来;要汲取师生员工的智慧,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让每一份改革方案都广泛集中大家的智慧;要把师生员工满意度、社会满意度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努力使改革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客观实际、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2015年重点工作

2015年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学校中层领导干部新一轮聘期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今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治国理念,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要求,全面推进学校事业改革,强化内涵、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

学校2015年工作要点已经印发,请各单位、各部门、各院系迅速布置、抓好落实。在此,我仅强调今年学校的改革任务和要重点落实的几项工作。

(一)2015年学校改革的重点领域和环节

2015年,改革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和“热词”。今年,学校将重点推进以下方面的改革:

1.学校治理体系改革。制定《湖北经济学院章程》。制定未来五年学校全面推进事业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推进各项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修订完善《湖北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

2.试点学院和特色学院改革。全面推进试点学院和特色学院改革,围绕“学生招录与选拔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学院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制定和实施年度推进计划,确保试点学院改革开好头、起好步,推进做实院系。鼓励非试点学院按照试点学院、特色学院改革内容进行建设。围绕试点学院改革和特色学院建设,系统设计和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兑现落实已制定的试点学院、特色学院支持政策。

3.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落实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项改革举措,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综合改革。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4.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国家和湖北省有关政策规定,制定并实施教职工参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完善教师岗位分类设置、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办法。健全完善以教师考核评价为中心的全员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职员制改革。制定编制外聘用员工管理办法,规范编外聘用员工招录、晋升、薪酬、奖惩等各项管理。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5.管理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试点改革精神,研究制定学校招生改革办法。改革学生工作模式和学生工作队伍管理体制,推进学生管理重心下移,落实院系在学生管理中的责任。深化财务管理模式改革,下放财权,为试点学院建设和做实院系提供配套支持。深化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修订完善独立核算单位运行管理办法。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基建维修职能归属,明晰有关各方关系。

(二)今年要重点落实的几项工作

1. 梳理“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今年,做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和编制“十三五”规划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全校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对照学校“十二五”整体规划及子规划、院系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梳理完成情况,对还没有完成的目标任务认真分析,结合今年的工作安排,加快推进。发展规划处要对“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督促有关单位加紧落实,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圆满实现。

要尽快启动“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合理安排规划的内容与指标体系,处理好规划目标与深化改革任务的关系,注重规划与改革的配套与衔接。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加强对学校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充分发挥规划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功能与作用。

2.做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遴选工作。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遴选是学科建设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做好本届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履职情况的评价考核与待遇落实工作,总结经验教训,补充完善遴选和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领作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与学术影响力。

3. 做好科研工作。要修改完善学术委员会章程,健全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尽快组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功能与作用。加强省级智库建设,完善智库运行的体制机制。做好协同创新中心中期评估、到期省级人文社科基地评估验收工作,力争获得更好成绩。举办“厅校合作论坛”,促进校政深度合作。办好“校长学术午餐会”。做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南南合作”项目——20国市长论坛承办工作。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调整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人才引进质量,确保完成55名年度教师引进计划,争取在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团队引进方面有所突破。加快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步伐,启动教师培训工作和教师职业规划咨询工作,促进教师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

5.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完成法商教学综合楼项目,保证明年开学投入使用。加快法商综合实训实验楼项目进度。完成毕业班学生公寓全面维修、汀兰苑暖气改造、九华厅二楼特色餐饮和东区澡堂改造项目。

各位代表,2015年注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家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诸多重大改革与经院、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密切联系,关系着我们共同的未来。扎实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学校事业改革,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经济学院的长远发展。让我们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